乍雨过、兰芷汀洲,望中依约似潇湘。出自哪首诗?

诗词原文

临江仙·乍雨过

乍雨过、兰芷汀洲,望中依约似潇湘。出自哪首诗?

宋·晏几道

乍雨过、兰芷汀洲,望中依约似潇湘。

云容水态还幽处,传出棹歌声响。

渺无际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

作者及朝代

作者:晏几道

朝代:宋代

作者简介

晏几道,字叔原,号小山,北宋著名词人,是宰相晏殊的第七子,他自幼聪颖过人,继承了父亲良好的文学素养,尤其擅长小令,词风婉约细腻,情感真挚动人,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,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悲欢离合,情感真挚而深沉,被誉为“古之伤心人”。

译文

刚下过一阵雨,兰芷(兰花和白芷,均为香草)覆盖的汀洲(水边平地)显得更加清新,远远望去,那景致依稀仿佛潇湘(今湖南一带,常用来形容风景秀丽之地)一般,云和水都呈现出一种幽静的姿态,远处传来船夫的歌声,烟波浩渺,无边无际,傍晚时分,暮霭沉沉,楚天的天空显得格外辽阔。

释义

这首词通过描绘雨后汀洲的美景,以及云水之间的幽静氛围,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,词人通过“乍雨过”的自然景象,引出“兰芷汀洲”的清新景致,再通过“望中依约似潇湘”的比喻,将读者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,下片则通过“云容水态”的描写,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幽静之美,而“传出棹歌声响”则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力,最后以“渺无际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”作结,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。

赏析

这首词以景起兴,以情结尾,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卷,词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,使得整首词既有景色的美,又有情感的深,词人还通过“似潇湘”的比喻,将眼前的景致与心中的理想之境相结合,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词中的“云容水态”、“棹歌声响”等细节描写,也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、形象。

创作背景

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,但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来看,很可能是词人在某个雨后初晴的时刻,独自漫步于汀洲之上,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,从而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,词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,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,在宋代这个文学繁荣的时代,晏几道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真挚的情感表达,成为了当时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