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原文
立身
朝代:清代
作者:金缨
寡欲自应刚正立,无私翻觉友朋稀。
须知节用先贫贱,休待求人看鼎彝。
作者简介
金缨,清代学者,字兰生,一字香岩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生平不详,大约生活在康熙、雍正年间,他博学多才,读书不倦,尤其喜好搜集格言警句,其所编《格言联璧》一书,分类编撰了历代有关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格言,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,垂后人之良箴,广采博引,融古铸今,雅俗共赏,被誉为“立身之宝筏,处世之金箴”。
译文
欲望少自然能够保持刚正不阿的立场,没有私心反而觉得朋友稀少,要知道节俭用度应从贫贱时就开始,不要等到需要求助于人才去看重那些贵重的器物(鼎彝,古代贵族用于祭祀或宴享的青铜礼器,此处泛指贵重物品)。
释义
寡欲自应刚正立:减少个人的欲望,就能保持正直不阿的品格。
无私翻觉友朋稀:当一个人真正做到无私时,可能会发现身边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不多。
赏析
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,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和处世哲学的深刻见解,首句强调寡欲对于保持人格刚正的重要性,认为减少欲望是保持正直品格的基础,次句则通过“无私翻觉友朋稀”这一反语,指出真正无私的人在世俗社会中可能会感到孤独,因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往往高于常人,难以找到完全共鸣的朋友。
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节俭和自立的重要性,指出节俭应从贫贱时做起,不应等到需要求助时才意识到贵重物品的价值,这实际上是在强调自我依靠和未雨绸缪的生活态度。
整首诗语言质朴,寓意深远,既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鞭策,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。
创作背景
金缨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、思想活跃的时期,他深感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,因此致力于搜集和整理古代格言警句,以期对世人有所警醒和启迪。《立身》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编纂《格言联璧》过程中,根据个人感悟和社会观察,有感而发之作,通过这首诗,金缨表达了自己对于个人品德修养、处世哲学的看法,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期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