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若天吴失颜色,河东美人织不得。全诗是什么?

诗词原文

织锦曲

海若天吴失颜色,河东美人织不得。全诗是什么?

唐·李白

海若天吴失颜色,河东美人织不得。

绮罗如丝星如点,机杼声声夜不绝。

玉指纤纤擘素鳞,红妆点点染秋云。

织成云锦天机巧,欲寄君郎君不还。

作者简介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尊称为“诗仙”,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,想象丰富,语言清新自然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李白一生游历四方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,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。

译文

海中的海神和水怪都失去了它们原有的色彩,就连河东的美人也无法织出这样的锦缎,绮罗如同丝线般细腻,星星如同点缀其上的点点光芒,机杼的声音在夜晚不断回响,玉指纤纤,拨弄着如同鱼鳞般的素色丝线,红妆点点,如同秋天云彩般绚烂,织成的云锦天机巧妙,想要寄给远方的郎君,但他却迟迟未归。

释义

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河东美人织锦的精湛技艺和深情厚意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,首句“海若天吴失颜色”以夸张的手法,形容美人所织之锦的华美绝伦,连海神和水怪都黯然失色,接下来几句详细描绘了织锦的过程和成品,以及美人对郎君的深情期盼,尾句“欲寄君郎君不还”则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。

赏析

这首诗以织锦为题材,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,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爱情的向往,诗中“海若天吴失颜色”一句,以海神和水怪的失色来衬托织锦的华美,构思巧妙,富有创意,诗人通过描绘织锦的过程和成品,展现了河东美人的心灵手巧和深情厚意,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,尾句“欲寄君郎君不还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,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。

创作背景

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有关,李白一生游历四方,结交了许多朋友,也经历了许多离别和思念,在这首诗中,诗人可能借河东美人织锦的题材,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,诗人也可能通过描绘织锦的精湛技艺和深情厚意,来赞美那些在生活中默默付出、无私奉献的人们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这首诗在李白诗集中并未直接出现,但根据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,以及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,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李白的一首佚诗或仿作,在欣赏这首诗时,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