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原文
秋夜有感
唐·刘沧
风高古木猿声急,霜落寒江雁影稀。
孤馆悄然谁晤语,满庭黄叶鸟飞归。
作者简介
刘沧,唐代晚期诗人,生卒年不详,字蕴灵,鲁人(今山东一带),他活跃于晚唐文坛,以诗名世,但传世作品不多,多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,风格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刘沧的诗作在晚唐时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,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对自然、人生及社会的深刻感悟。
译文
风势猛烈,吹过高大的古树,猿猴的叫声显得格外急促;寒霜降临,寒冷的江面上,大雁的身影变得稀疏难见,孤独的客栈里静悄悄的,没有谁可以倾诉心声,满庭院都是飘落的黄叶,只有鸟儿在归巢飞翔。
释义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孤寂景象,首句“风高古木猿声急”通过风、古木、猿声三个元素,营造出一种凄清、萧瑟的氛围;次句“霜落寒江雁影稀”则以霜、寒江、雁影,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秋夜的寒冷与荒凉,后两句“孤馆悄然谁晤语,满庭黄叶鸟飞归”则从人的孤独与自然的变迁两个角度,深化了诗歌的主题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赏析
这首诗以景寓情,情景交融,通过对深秋夜景的细腻描绘,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感慨,前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凄清、萧瑟的秋夜氛围,为全诗奠定了基调,后两句则通过“孤馆”与“满庭黄叶”的意象,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与凄凉的感觉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,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创作背景
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,虽无确切史料记载,但结合刘沧的生平及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,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作于刘沧仕途不顺、漂泊异乡之时,晚唐时期,社会动荡不安,文人墨客往往面临着仕途坎坷、人生无常的困境,刘沧作为其中的一员,可能也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与磨难后,于一个深秋的夜晚,独自面对孤寂的客栈与满庭的黄叶,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与忧伤,从而创作出了这首《秋夜有感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