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人瞋小。欲向东风先醉倒。的意思及出处

诗词原文

南乡子·春情

主人瞋小。欲向东风先醉倒。的意思及出处

宋·苏轼

东陌风光好,

主人瞋小。

欲向东风先醉倒。

要须回舞袖,拂乱春风。

作者简介

苏轼(1037年-1101年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、政治家,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苏轼的诗词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欧阳修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。

译文

东边的田野上风光无限好,但主人却有些恼怒这春光来得太早,他想要对着东风先醉倒,让舞袖回旋,拂乱春风。

释义

这首词描绘了春日里田野的美好风光,以及主人对春天到来的复杂情感,他欣赏这美好的春光;又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些许烦恼,以至于想要借酒消愁,先醉倒在这春风之中,让舞袖拂乱春风,表达了一种对春光既爱又恼的复杂情感。

赏析

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,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田野的风光,以及主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,词中“东陌风光好”一句,直接点出了春天的美好,而“主人瞋小”则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对春天到来的复杂情感,既有对春光的喜爱,又有对春天来得太早的烦恼,接下来的“欲向东风先醉倒”一句,更是将主人的情感推向高潮,他想要借酒消愁,先醉倒在这春风之中,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春光的热爱和对春天到来的无奈,最后两句“要须回舞袖,拂乱春风”,则通过舞袖拂乱春风的意象,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对春光的留恋和不舍。

创作背景

这首词是苏轼在贬谪期间所作,当时,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偏远地区,生活困顿,心情抑郁,他并没有被这种困境所打倒,反而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,在这首词中,他以春天为题材,通过描绘春日田野的风光和主人的情感变化,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,也借春天这一意象,寄托了自己对政治清明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