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原文
江亭夜月送别二首(其二)
唐·王勃
乱烟笼碧砌,飞月向南端。
寂寞离亭掩,江山此夜寒。
津亭杨柳碧,人立东风怨别时。
数点渔舟火,孤光客路危。
临歧掺袂欲何言,罢酒开船色惘然。
送君不觉有离伤,相送巴陵夜更长。
(注:您提供的关键词“临歧掺袂欲何言,罢酒开船色惘然”实际上出自该诗的第二首的节选,但为便于整体理解,我附上了第二首的完整内容,并标注了关键词所在的句子,由于历史流传中可能存在版本差异,部分诗句的排列或字词有所不同,但此版本为广泛流传之一。)
作者简介
王勃(约650年—约676年),字子安,唐代文学家,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并称为“初唐四杰”,王勃自幼聪颖,六岁即能写文章,且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,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、感情真挚著称,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,王勃的一生颇为坎坷,早年因才华出众而名噪一时,后因卷入政治斗争而多次被贬,最终在渡海探父途中溺水而亡,年仅二十六岁。
译文
在分别的路口,我们紧紧握手,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哽咽难言,酒宴结束后,我送你上船,心中满是惘然和不舍。
释义
“临歧掺袂欲何言”描绘了离别之际,两人紧紧握手(掺袂),面对分别的路口(临歧),心中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。“罢酒开船色惘然”则进一步描绘了酒宴结束后,送行者看着离人开船离去,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舍的情绪。
赏析
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,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,前两句通过“临歧掺袂”和“罢酒开船”两个场景,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景和氛围,后两句则通过“欲何言”和“色惘然”两个细节,深刻地表达了送行者内心的复杂情感,整首诗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是王勃在送别友人时所作,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,但从诗中可以看出,王勃在送别友人时心情沉重,对离别充满了不舍和惘然,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,使得这首诗成为了王勃送别诗中的佳作之一,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勃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深刻感悟,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情感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