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原文
咏画扇
唐·罗虬
素是自然色,圆因裁制功。
飒如松起籁,飘似鹤翻空。
盛夏不销雪,终年无尽风。
他时画出白团扇,乞取天台一片云。
作者简介
罗虬,唐代晚期诗人,生卒年不详,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,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,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风格清新自然,有一定的艺术成就,罗虬的诗作在当时颇受好评,但传世作品不多,今存诗数首,收录于《全唐诗》中。
译文
白色的扇面是自然的颜色,圆形是因为人工裁剪的结果,扇动时声音飒飒如同松树间的风声,飘动时轻盈如同白鹤在空中翻飞,即使在盛夏时节,它也能带来如雪的清凉,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清风,将来如果在白团扇上作画,我希望能描绘出天台山那片飘逸的云彩。
释义
这首诗通过对白团扇的描绘,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与实用功能,首联点明扇面的颜色和形状,颔联通过声音和动态的描写,展现了扇动时的美感,颈联则强调了扇子的清凉功能,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带来凉爽,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,希望能在扇面上描绘出天台山的云彩,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。
赏析
这首诗以白团扇为题材,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扇子的自然美与实用功能,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,将扇子赋予了生命和灵性,使其形象更加鲜活,诗人也通过扇子这一日常用品,寄托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,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,但从诗中可以看出,诗人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,在唐代,扇子作为一种日常用品,不仅具有实用功能,还常常作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、寄托理想的载体,罗虬通过这首诗,不仅展现了扇子的自然美和实用功能,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,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