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原文
怀古
唐·刘长卿
贾傅才名千古壮,汉廷豪杰几人存。
独怜京国三年客,犹自栖栖向九门。
作者简介
刘长卿(约726年—约786年),字文房,唐代著名诗人,河间(今河北河间)人,后迁居洛阳,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,因事被贬为南巴尉,后任转运使判官、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,因性格刚直而屡遭排挤,一生仕途坎坷,刘长卿的诗多写贬谪漂泊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,风格含蓄温婉,意境悠远,尤擅五言律诗,有“五言长城”之称。
译文
贾谊的才名和功绩千古流传,令人敬仰,但汉朝时的那些豪杰又有几人还在世上呢?我独自怜惜自己作为京城三年的过客,却依然奔波忙碌,朝向那皇宫的九门。
释义
首句“贾傅才名千古壮”高度赞扬了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、文学家贾谊的才华和名声,认为其影响深远,流传千古,次句“汉廷豪杰几人存”则通过对比,感叹历史上那些曾经风云一时的豪杰如今大多已不在人世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、英雄迟暮的感慨,后两句“独怜京国三年客,犹自栖栖向九门”则转而写诗人自己的境遇,以贾谊自比,表达了自己虽身处京城多年,却仍未能实现抱负,依然在为生计和仕途奔波的无奈与辛酸。
赏析
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诗,通过对历史人物贾谊的缅怀,寄托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,诗中“贾傅才名千古壮”一句,不仅是对贾谊才华的赞美,也隐含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,而“汉廷豪杰几人存”一句,则通过对比,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短暂,使全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,后两句则通过写自己的境遇,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,使全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长卿个人的仕途经历有关,刘长卿一生仕途坎坷,多次被贬谪,晚年更是漂泊无依,在这样的背景下,他自然会怀念那些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英雄人物,同时也会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和感慨,他通过怀古的方式,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对贾谊的缅怀之中,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,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存在的怀才不遇、仕途坎坷的困境和心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