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原文
《郊庙歌辞·祭太社乐章·送神》
唐·佚名
乐以送神,式申昭事。
神其降灵,永祚休庇。
作者简介
此诗题为《郊庙歌辞·祭太社乐章·送神》,作者佚名,即作者姓名已不可考,唐代郊庙歌辞是用于祭祀天地、祖先、神灵等场合的乐章,多由官方组织文人创作,部分作品可能出自无名氏之手,故以“佚名”称之,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,郊庙歌辞作为其中的一类,体现了当时对祭祀文化的重视和诗歌艺术的繁荣。
译文
用音乐来送别神灵,以此表达我们虔诚的祭祀之事。
愿神灵降临赐予福祉,永远保佑我们国家安宁、人民幸福。
释义
乐以送神:用音乐作为送别神灵的方式,表达了对神灵的尊敬与不舍。
式申昭事:“式”为发语词,无实义;“申”即陈述、表达;“昭事”指光明的祭祀之事,这里指虔诚地进行祭祀活动。
神其降灵:祈愿神灵能够降临并赐予福祉。
永祚休庇:“祚”指福祉、国运;“休庇”即永久的庇护与保佑,希望神灵能永远保佑国家和人民。
赏析
这首诗简短而庄重,体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深厚底蕴,通过“乐以送神”这一场景,展现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虔诚,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宁、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,诗中“式申昭事”一句,强调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,而“神其降灵,永祚休庇”则表达了人们对神灵庇佑的深切期盼,整首诗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是唐代郊庙歌辞中的佳作。
创作背景
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、经济发达的时期,对祭祀文化尤为重视,郊庙歌辞作为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礼仪制度,也反映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成就,这首诗《郊庙歌辞·祭太社乐章·送神》很可能是唐代官方组织文人创作,用于祭祀太社(即土地神)时的乐章之一,在祭祀仪式结束后,通过音乐送别神灵,并祈愿神灵赐予国家和人民永久的福祉与庇护,这样的诗歌创作,既是对古代祭祀文化的传承,也是对当时社会信仰和愿望的反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