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雄虽有宅,王翰孰为邻。上一句是什么?

诗词原文

扬雄虽有宅,王翰孰为邻。上一句是什么?

题扬雄宅

唐·韦庄

扬雄虽有宅,王翰孰为邻。

寂寞高斋上,无人知此心。

作者简介

韦庄(约836年-约910年),字端己,京兆杜陵(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)人,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、词人,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,早年屡试不第,后因黄巢之乱避难江南,开始从事文学创作,他工诗能词,与温庭筠同为“花间派”重要词人,并称“温韦”,韦庄的诗在晚唐诸家中颇有特色,其词则影响更大,在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

译文

扬雄虽然拥有住宅,但谁又能成为他的邻居呢?

在那寂寞的高斋之上,无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想法。

释义

这首诗通过提及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宅邸,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,扬雄虽为一代文豪,但他的思想和情感却难以得到世人的理解和共鸣,诗人以扬雄自比,感叹自己虽有才华和抱负,却无人能够与之相知相守,内心感到深深的寂寞和无奈。

赏析

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,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,首句“扬雄虽有宅”直接点出主题,通过提及扬雄这一历史人物,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文化底蕴,次句“王翰孰为邻”则进一步强调了知音难寻的主题,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,后两句“寂寞高斋上,无人知此心”则通过描绘扬雄(或诗人自己)在高斋上的寂寞形象,进一步突出了知音难觅的悲凉情感。

在表现手法上,这首诗运用了借古喻今的手法,通过提及历史人物扬雄来抒发自己的情感,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,使得全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情感。

创作背景

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的个人经历有关,韦庄在晚唐时期经历了黄巢之乱等社会动荡,这些经历使得他对于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,韦庄也面临着知音难觅的困境,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提及扬雄这一历史人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,表达了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于人生无常的无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