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原文
朽木伏泥生藓晕,新菰出土露胚星。
野田黄雀自为伴,秋水白鸥相与鸣。
落日孤城寒角动,空山古寺晚钟鸣。
闲来无事林间坐,一曲清歌伴月明。
作者及朝代
此诗名为《林间闲坐》,作者为宋代诗人陆游(1125年-1210年)。
作者简介
陆游,字务观,号放翁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南宋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爱国诗人,陆游一生笔耕不辍,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,其诗语言平易晓畅、章法整饬谨严,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,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,陆游亦有史才,他的《南唐书》,“简核有法”,史评色彩鲜明,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。
译文
朽木伏在泥土中,表面生出了苔藓的晕圈;新长出的菰草破土而出,露出了嫩绿的胚芽,如同星星点点,田野间的黄雀自由自在地结伴飞翔,秋水边的白鸥相互和鸣,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孤城,寒角声声响起;空旷的山林中,古寺的晚钟悠悠回荡,闲暇之时,我独自坐在林间,一曲清歌伴随着明亮的月光。
释义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间闲坐的所见所感,通过朽木与新菰的对比,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新旧更替,黄雀与白鸥的自由自在,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,落日孤城与空山古寺的描绘,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,诗人以一曲清歌伴月明,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闲适与超脱。
赏析
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,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,诗中朽木与新菰的对比,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,也寓意着人生的哲理,黄雀与白鸥的自由飞翔,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追求,落日孤城与空山古寺的描绘,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,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,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创作背景
陆游一生历经坎坷,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,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被贬谪或隐居期间,在仕途不顺、生活困顿的情况下,诗人选择到林间闲坐,以自然为伴,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,通过描绘自然景物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,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,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