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阅四时如镜像,此中无利亦无衰。的释义

诗词原文

观时

坐阅四时如镜像,此中无利亦无衰。的释义

朝代:宋代

作者:释绍嵩

坐阅四时如镜像,此中无利亦无衰。

门前车马纷如织,心境悠然自不开。

作者简介

释绍嵩,宋代僧人、诗人,生卒年不详,他活跃于南宋时期,以诗文闻名于世,尤其擅长描绘禅意生活与自然景观,其作品多反映内心的宁静与超脱,以及对世事的淡然态度,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。

译文

静坐观看四季更迭如同镜中映像,这其中既无利益可得也无衰败之忧。

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如同织锦,但我的内心却悠然自得不为所动。

释义

“坐阅四时如镜像”描绘了诗人静坐冥想,观察四季变换如同镜中景象一般清晰而又不带个人情感色彩,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。“此中无利亦无衰”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这种观察中,诗人没有追求世俗的利益,也没有感受到人生的衰败,体现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,后两句通过对比门前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,进一步突出了诗人不为外界所扰的悠然心境。

赏析

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,通过“坐阅四时如镜像”的描绘,诗人将四季更迭的自然现象比作镜中映像,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,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无常,而“此中无利亦无衰”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:不追求世俗的利益,也不为人生的衰败所困扰,体现了佛教中“无我”、“无常”的思想,后两句通过对比,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,展现了其深厚的禅修功底和人生智慧。

创作背景

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晚年时期,此时他已历经世事沧桑,对人生和自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,在禅修的过程中,他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自然的奥秘,从而形成了这种淡然处世、超脱物外的思想境界,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,既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,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高僧的禅意生活和内心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