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言画史无情思,却胜宫中剪綵人。出自哪首诗?

诗词原文

题李凝幽居

休言画史无情思,却胜宫中剪綵人。出自哪首诗?

唐 贾岛

闲居少邻并,草径入荒园。

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

过桥分野色,移石动云根。

暂去还来此,幽期不负言。

另有一说(非正史记载,但流传较广的版本)

于李凝幽居见画竹

唐 贾岛

休言画史无情思,却胜宫中剪綵人。

写竹只应三两叶,画花须画一枝春。

(注:此版本“于李凝幽居见画竹”及内容多流传于民间及部分文献中,但并非所有古籍均有记载,可能为后人附会或改编,故在正式文学研究中较少提及,以下分析基于这一流传较广的版本进行。)

作者及朝代

作者:贾岛

朝代:唐代

作者简介

贾岛(779年\~843年),字浪仙,一作阆仙,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(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早年出家为僧,号无本,自号“碣石山人”,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,与孟郊齐名,人称“郊寒岛瘦”,元和五年(810年)冬,至长安,见张籍,次年春,至洛阳,始谒韩愈,以诗深得赏识,后还俗,屡举进士不第,文宗开成二年(837年),贾岛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,终得补遂州长江县主簿,唐武宗会昌三年(843年)四月十一日(5月12日),在普州安岳县(今四川省安岳县)去世。

译文

不要说绘画的史家有缺乏情思之处,这幅画却胜过宫中那些用彩纸剪出的人像,画竹只需三两叶便能传神,画花则需画出那一枝独秀的春意。

释义

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赞美,特别是对画家能够捕捉并表达自然之美的能力的肯定,诗人认为,真正的画家并非简单地模仿,而是能够捕捉到事物的精髓,哪怕只是三两叶竹子或一枝春花,也能胜过那些只追求形式华丽、缺乏情感深度的宫廷剪纸艺术。

赏析

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赞美,诗人通过对比“画史”与“宫中剪綵人”,强调了绘画艺术中情感与意境的重要性,诗人也通过“写竹只应三两叶,画花须画一枝春”的描绘,展示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精湛技艺,整首诗意境深远,语言优美,富有哲理,是对绘画艺术的高度赞美。

创作背景

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,虽无确切史料记载,但根据贾岛的生活经历和诗歌风格,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李凝的幽居时,看到了一幅精美的画作,有感而发所作,贾岛一生坎坷,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,但他对诗歌和艺术的热爱从未减退,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热爱和追求在艺术上的体现,也是他对绘画艺术深刻理解和感悟的结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