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来三月尾,灯尽五更头。出自哪首诗?

诗词原文

夜读

书来三月尾,灯尽五更头。出自哪首诗?

宋·陆游

挑尽孤灯梦未成,

书来三月尾,灯尽五更头。

病躯畏冷禁春夜,

老眼看书全似雾。

作者简介

陆游(1125年-1210年),字务观,号放翁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南宋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爱国诗人,陆游一生笔耕不辍,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,其诗语言平易晓畅、章法整饬谨严,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,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,陆游亦有史才,他的《南唐书》,“简核有法”,史评色彩鲜明,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。

译文

孤灯下的我挑尽灯芯,夜读至深仍未成眠,书信在三月末抵达,而我读书至五更天时,灯油已尽,病弱的身躯畏惧春夜的寒冷,老眼昏花看书如同雾里看花。

释义

这首诗描绘了陆游深夜苦读的情景,以及因年老体弱、视力下降而读书困难的现状,首句“挑尽孤灯梦未成”点明了时间(深夜)和状态(未眠),次句“书来三月尾,灯尽五更头”具体说明了读书的时间跨度,从三月末收到书信开始,一直读到五更天灯油耗尽,后两句则表达了因身体原因导致的读书困难,既体现了陆游的勤奋好学,也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。

赏析

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,生动地刻画了陆游深夜苦读的场景,展现了其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,通过“挑尽孤灯”、“灯尽五更头”等细节描写,突出了读书时间的漫长与艰辛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,后两句则通过“病躯畏冷”、“老眼看书全似雾”等描述,表达了诗人因年老体弱而面临的读书困难,增添了诗歌的感伤色彩,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慨,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创作背景

陆游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与抗金事业,晚年虽退居山阴,但仍心系国家,常怀忧国忧民之情,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时期,当时陆游已步入暮年,身体状况大不如前,但仍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,在春寒料峭的夜晚,他独自挑灯夜读,收到远方的书信,更加激发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,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,既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,也流露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