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原文
山居
朝代:唐代
作者:皎然
守德故应忘寂寞,居闲何用厌缁尘。
风前月下谁家酒,雪后松边几径人。
作者简介
皎然,唐代著名诗僧,俗姓谢,字清昼,湖州(今浙江吴兴)人,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,早年曾出入仕途,后出家为僧,与颜真卿、韦应物、灵澈等名士多有交往,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,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,风格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对后世有一定影响。
译文
坚守道德自然应当忘却寂寞之感,身处闲适之境又何必厌恶世俗的尘埃?在清风明月之下,哪户人家正在酿酒飘香,雪后青松旁,又有几条小径上留下了行人的足迹。
释义
守德故应忘寂寞:坚守道德准则的人,内心应该能够超越寂寞,不为外界所扰。
居闲何用厌缁尘:居住在闲适之地,为何还要厌恶世俗的污染(缁尘,喻世俗的污垢)?
风前月下谁家酒:在清风明月的美好景致中,哪户人家正在享受酿酒的乐趣。
雪后松边几径人:雪后青松更加挺拔,小径上留下了行人的足迹,暗示着即便在寒冷孤寂之时,也总有人愿意寻觅这份宁静与美好。
赏析
这首诗是皎然山居生活的写照,表达了他超然物外、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,首句“守德故应忘寂寞”,直接点明了诗人坚守道德、不为寂寞所困的心境;次句“居闲何用厌缁尘”,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,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,后两句通过描绘风前月下的酒香和雪后松边的小径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山居氛围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。
创作背景
皎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,他热爱自然,崇尚简朴,对世俗的功名利禄并不在意,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雪后初晴的日子,独自漫步于山间小径时,有感而发之作,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,皎然表达了自己对道德坚守的自豪和对闲适生活的热爱,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