尘埃一别杨朱路,风月三年宋玉墙。出自哪首诗?

诗词原文

湘水吟

尘埃一别杨朱路,风月三年宋玉墙。出自哪首诗?

唐·李群玉

身在三湘四水间,

行吟年复又一年。

更将雅意凌云笔,

醉折奇花五色笺。

谪宦当年万里遥,

朱崖云树至今招。

尘埃一别杨朱路,

风月三年宋玉墙。

作者及朝代

作者:李群玉

朝代:唐代

作者简介

李群玉,唐代著名诗人,字文山,澧州(今湖南澧县)人,他自幼聪颖好学,擅长诗文,尤其以五言律诗见长,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推崇,他一生仕途不顺,多次科举不第,晚年更是漂泊无依,但其诗歌创作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。

译文

我被贬谪到这遥远的万里之外,朱崖(指贬谪之地)的云雾和树木至今仍仿佛在向我招手,自从在尘埃中与你分别,走上了杨朱(古代哲学家,此处借指人生道路)所描述的艰难道路,已经过去了三年,在这三年里,我时常对着宋玉(战国时楚国文学家,此处借指文学才华)曾经吟咏过的风月之景,怀念着过去的时光。

释义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被贬谪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,首句“谪宦当年万里遥”直接点明了诗人被贬谪的遭遇和遥远的距离;次句“朱崖云树至今招”则通过描绘贬谪之地的自然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;第三句“尘埃一别杨朱路”借用了杨朱的人生道路来比喻自己仕途的坎坷与艰辛;末句“风月三年宋玉墙”则通过怀念宋玉曾经吟咏过的风月之景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。

赏析

这首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被贬谪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,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,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,如“朱崖云树”、“杨朱路”、“宋玉墙”等,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,又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思想,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,使得诗歌在表达情感的同时,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。

创作背景

这首诗是李群玉在被贬谪期间创作的,当时,他因仕途不顺而被贬至遥远的边疆地区,过着孤独而艰辛的生活,在这样的背景下,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,通过描绘自己被贬谪后的遭遇和感受,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,还表达了对人生道路和文学才华的深刻思考,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遭遇和情感,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