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开吹谢任春风,恨流莺、不能拘管。上一句是什么?

诗词原文

点绛唇·咏风兰

吹开吹谢任春风,恨流莺、不能拘管。上一句是什么?

宋·陈亮

一种兰花,十分旖旎,吹开吹谢任春风,恨流莺、不能拘管。

梦断魂消,心事终难遣,倚遍危楼,望断天涯路。

作者简介

陈亮(1143年—1194年),字同甫,号龙川,婺州永康(今属浙江)人,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,他一生力主抗金,反对议和,曾五次上书孝宗,提出富国强兵、抗金复国的建议,但均未被采纳,其文学成就亦高,诗词风格豪放,有“词中之龙”之称,与辛弃疾并称为“辛陈”。

译文

有一种兰花,姿态十分美好,它随着春风自由地吹开又吹谢,遗憾的是,那流莺(黄莺)却不能将它拘管留住,我在梦中与这兰花相遇,醒来后却魂消魄散,心中的情思终究难以排遣,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,望尽了天涯路,心中满是无尽的思念与惆怅。

释义

这首词以风兰为题,通过描绘兰花的自由生长与流莺的无奈,寄托了作者对于自由与理想的向往,以及对于现实束缚的无奈与遗憾。“吹开吹谢任春风”描绘了兰花的自在与不羁,“恨流莺、不能拘管”则借流莺之口,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束缚的无奈与不满。

赏析

这首词以兰花为引子,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与理想的追求,以及对于现实束缚的深刻反思,词中“吹开吹谢任春风”一句,不仅描绘了兰花的自在生长,也寓意着作者对于自由与理想的向往,而“恨流莺、不能拘管”则借流莺之口,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束缚的无奈与遗憾,整首词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,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,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。

创作背景

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,当时国家面临着金国的威胁,而朝廷内部却主和派势力强大,抗金复国的理想难以实现,陈亮作为一位坚定的抗金志士,对于朝廷的软弱无能深感不满,同时也对于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与遗憾,在这首词中,他以兰花为引子,通过描绘兰花的自由生长与流莺的无奈,寄托了自己对于自由与理想的向往,以及对于现实束缚的深刻反思,也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担忧。

这首《点绛唇·咏风兰》不仅是一首描绘兰花之美的佳作,更是一首寄托了作者深沉情感与理想追求的佳作,通过这首词,我们可以感受到陈亮对于自由与理想的向往,以及对于现实束缚的无奈与遗憾,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。